畅想中文网

蜀山之我是严人英

在向袁星等传完话后,严人英和秦紫玲刚离开老捕巢,就见齐灵云从前面走过来道:“严师弟、秦师妹,刚才玉清大师带来了几个桂府丹榴,正邀大家过去品尝。二位师弟、师妹若是无事,不妨一起去。”

因迎宾的任务已被诸葛警我和齐霞儿接管,严人英和秦紫玲一时清闲无事,闻言当即称善。

两人跟着齐灵云来到灵翠峰,只见玉清大师正同了二三十名本门外派的小辈弟子,围坐在一起,饮酒聚宴。众人见严人英三人前来,连忙招呼列席入宴。

严人英入席后,向四周看去,只见在座了除了自己和齐灵云、秦紫玲、玉清大师外,还有齐金蝉、李英琼、石生、吴玫、崔绮、周轻云、朱文、易静、向芳淑、癞姑、秦寒萼、申若兰、万珍、云紫绡、李文衍、郁芳蘅等十余名本门弟子在,以及陈太真、陶钧、俞允中、林绿华、石玉珠、石玉珠、孔凌霄、张锦雯、张琪、张瑶青、朱鸾、谢琳、谢璎、罗鹭、裘芷仙等外十余名派弟子在。

待众人全部落在后,玉清大师指着篮子里的桂府丹榴道:“这桂府丹榴本是金池异种,不只好吃,且具轻身明目之功。不知千万年前,在那北海尽头长夜岛上,长了一株。

此岛位居地轴中心之下,离北极陷空岛还有二十九万三千余里,与小南极恰正相反。长夜漫漫,终古永无明时。尽管产了一株天府珍物,但那地方除此一株宝树,周围不足十丈之地,阴极阳生,发出奇亮的光华外,四面俱是玄霜黑气包围,比罡煞冰雪之阴还要厉害十倍。并更有千万年前别处已早绝种的毒龙猛兽,怪鸟妖鱼,生息其间。多半口喷毒烟烈火,长逾数十百丈。有的胁生八翼,齿牙如锯,身似坚钢,专由空中吸人脑髓。端的猛恶非常,凶危无比。

而且此果虽然有些灵效,但真正修道人早已炼到轻身明目,吃了得益无多,却要犯上好些奇险,跋涉数十万里,才能到手。而那些恶物,又只在黑暗中互相残杀,以暴去暴,不能为害生灵。乐得由它们自生自灭,迟早同尽,不去招惹。是故知道此果的人又不多,因此也没听人去过。

这次原是我由元江回来,便道往成都玉清观绕了一转,这一耽搁,便成巧遇。行经姑婆岭左近,忽然发现一个头陀驾风急遁,神情狼狈已极。

我乍见,只知他是旁门中人,竟会看不出路道。又看出他受伤甚重,不能持久。一时好奇,暗中追随。追出五百多里,见他忽然狂吼一声,往下坠落。跟踪下去一看,人已死了九成,我用丹药勉强救醒。他手上正提着这一筐东西,见了我,竟似见了恩主一般,不住礼拜,愿将此果奉送,求我赐以兵解。

我见此人虽生得丑陋,出身旁门,并不像别的邪恶一流。再四追问,才知什么险恶地方都有修道人的踪迹。他说长夜岛上,近百年间,有一散仙在彼修炼,出身也是左道,人却机智非常。自知天劫将临,不能避免,所习不正,保不定形神皆灭。只有长夜岛深藏地轴之下,可以暂避。即或不能,也可以预将此岛地底穷阴罡煞之气,运用法术凝炼,以作抵御。

当下仗着法术高强,率领两个爱徒,以三四年的岁月,费尽心力,备历险难,硬由许多奇险中冲进。到了此树之下,掘一地室,潜居修炼。一面准备抵御天劫,一面想将全岛恶物除去,积修外功。想俟劫后,重来中土,再觅名山。

哪知天劫仍难避免,五月前依然降临。总算他防范周密,早打好万一之策。法力又高,更占岛上无穷地利。到了最后关头,一发千钧,万难幸免之际,说定由一个爱徒代他拼命抵御,少延时刻,一个便用飞刀将他杀死兵解。然后护着元灵,并带上这一篮珍果,仗他所传各种异宝,冲开玄霜罡气,逃出北海。师父转劫投生,门徒也另投门户,并嘱此果不可中途失去。

他那两个徒弟对师极为忠诚,心感师恩,原欲从殉,是他执意不许。二徒后又叩问日后休咎,何年师徒重逢。

他说:‘你二人如有一死,不得独生。柬帖字迹如现,便是转动之时,可求所遇之人终始成全,连我也阴受其福。’

二人只知奉命惟谨,全不计及师言好些不符。

不久天劫降临,那散仙果然支持不住,二徒依言施为,总算尸骨虽变劫灰,兵解却告成功。二徒一同合力,也受了许多凶险,才得逃出。

二徒一名程明诚,一名古正。不知自己运数也终,其师另有用心,不曾明言,一心还想另拜师父,修成正果。因是从小出家,随其师深山修炼,后便随往长夜岛,不知各派门径,也不知要此果何用。只知遵奉师命行事,带了这十几个丹榴,奔往各地名山,寻访未来师父。

他二人因闻峨眉、青城为宇内名山,神仙窟宅,先到灌县青城山转了一转。事前并还听人说起,矮叟朱真人在彼隐修。及至赶到金鞭崖,朱真人师徒已早离山来此,一路寻来。行近姑婆岭,劫数临头。遇见西昆仑星宿海北岸小古刺山黑风窝中妖孽血神子的门徒乌萨齐,看出他师弟兄二人身带宝物,强欲夺取。二人自是不服,当即和那乌萨齐交起手来。

妖孽师徒所炼,别是一种邪法,厉害非常,程、古二人如何能敌。交手不多时,程明诚先为妖徒血影罩住,送了性命,从长夜岛带出来的宝物也被妖徒抢了去。

古正虽也被妖徒打了一血影鞭,但总算见机得早,乘着妖徒向死人搜索之际,强忍伤痛,驾风遁走。后来终于支持不住,毒发晕倒。妖鞭恶毒已极,他虽被我救醒,但是周身胀痛,口鼻奇腥,苦痛有甚于死。自知万难活命,再四哀求我,助他兵解。

我想这里群仙云集,教祖和诸位师长前辈多具起死回生法力,妖法不难破解。那头陀又素无恶行,本意劝他暂忍须臾之苦,带来救治。他却坚持求我助他兵解,转劫之后,再加度化。并说竹篮之内有一无字柬帖,其师曾说如遇急难,字便现出。请我取看。我一找,果然篮底藏有一函,字已现出。

原来他师父竟精习先天大衍神术,所有前因后果俱早算出。函中大意,是说他自幼好道,不合将路走错,误入旁门。一任平日留心戒备,无如所习不正,有时仍难免罪孽。收徒以后,尽管洗心革面,但奈何大劫将临,已难挽救。他虽费无数心力往长夜岛,并非是想完全免难,不过希冀以诚格天,免去形神俱灭而已。

他的两个徒弟,一个是孤苦贫薄的丐儿,一个是幼遭孤露,为一恶僧收养,日受磨难的小头陀。根器皆都不佳,是他的苦心造就,使他们跟随自己受尽艰危辛苦,于此生修积下根行,以备转世之后,再做师徒,同归正道。之前让二徒前来中土,实则是故意令他们来此应劫,不特事俱前知,连二人所遇何人,均经算出。

那古正看完柬帖之言,方始恍然大悟,益发非要兵解不可。我怜他心诚,知是定数,便不再勉强。说也真巧,刚使他兵解,便遇见一位老前辈,本是来此赴会的,听我一说,大是赞许。知我无暇分身,竟把元神要去,不辞跋涉,为他寻找好庐舍去了。

此果我除孝敬家师和赠妙一夫人尝新,尚余十个在此。我闻这果皮薄如纸,一拍即裂成大瓣,外皮色如碧玉,内藏多颗质如荔实,色似火齐的无核朱实。未吃时,层层之间形如一朵瑶台莲花;吃到嘴里,作桂花香,凉滑脆腴,芳腾齿颊,甘美无与伦比。但未尝过,不知是与不是。”

说着,玉清大师已把六个丹榴放到峰顶大石之上,众人看那桂府丹榴每个都大约尺许,颜色碧绿,圆形六棱,看去皮薄鲜嫩。

玉清大师伸手一指,只听沙沙连声,六个丹榴全数开裂。每个六瓣,各现出一层层六角的榴子。每颗约有七八分大小,圆润如珠,色红如火,粒粒晶明,朱碧相映,鲜艳已极。

众人各掰了一瓣,到口一尝,果然甘腴凉滑,齿颊流芳,质如荔技,而脆美过之,玉液琼浆,未必胜此。纷纷赞妙不置。

袁星适送酒脯到来,玉清大师分了一瓣与它。又命它带两个去,一个给仙厨诸人尝新,一个分给芝仙、袁化和古神鸠等诸仙禽。

虽然在修道初期,多食人间烟火有碍修为,但因此时正值开府盛会,各家同道好友难得聚在一起,且在座诸人大多年少贪嘴,所以众人皆大快朵颐。只有严人英除吃了一瓣丹榴外,那果酒肉脯只是浅尝辄止。

李英琼在一旁看见严人英不动酒肉,当即问道:“严师兄怎么不吃呀?”

严人英笑道:“我等不像师父和朱师伯、白师伯他们那样修为精湛,可以免受五谷轮回影响,所以这等人间烟火还是少用为妙。”

齐金蝉正将一块肉脯塞进嘴里,闻言当即道:“严师兄什么也跟我姐姐一样,学得一身假道学。大家又每天都聚在一起喝酒吃肉,偶尔尝之,又有何妨?”

齐灵云这时从旁道:“严师弟所言本是正理,蝉弟何故胡搅蛮缠,还扯到我身上?虽是偶尔尝之,但凡事都不应过量,还是要有所节制的好。”

齐金蝉又拿起一块肉脯,“哼”了一声,狠狠地塞入口中,似乎是在故意跟齐灵云作对。

齐灵云见状,登时气得浑身发抖。

玉清大师笑看灵云姐弟斗嘴,笑道:“好了。人英所言虽然不错,但眼下正值开府盛会,大家难得欢聚在一起,灵云也不要太过苛责了。只要不是沉迷于口腹之欲,偶尔多吃一些也是无妨。”

玉清大师虽然为人和善,爱和众小辈谈笑,但她毕竟是长辈,此时她一发话,其余诸人也便都不复多言。

只是经过这番争论,众人虽还继续吃喝,但已不像刚才那样狂吃海喝,皆都有所节制。

就在众人品酒尝果之时,白云大师的小弟子云紫绡突然凑到严人英跟前道:“这位是严师兄吧。小妹云紫绡,多谢师兄赠剑之德。”

严人英知道她说的是自己赠送白阳剑的事,当即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大家都是同门师兄妹,互相帮助,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云紫绡俏脸微红道:“不管怎么说,还是多谢严师兄了。若不是师兄帮忙,小妹还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得到一口心仪的飞剑。”

就在这时,旁边突然有人插嘴道:“怎么?这位师姐也受过严师兄的相助吗?”

严人英扭头看去,只见罗鹜和裘芷仙正双双从旁边靠过来。

严人英向两人点点头道:“之前我就见二位根器不浅,早晚是我辈中人。不想才几个月不见,二位便踏入仙门了。”

裘芷仙道:“这还要多谢当日严师兄相救之恩,否者小妹早已命赴黄泉,哪里还能有我夫妻今日?”

云紫绡闻言当即好奇的问道:“怎么?严师兄救过这位姐姐的命吗?”

裘芷仙点了点头,当即将当初自己去成都探亲,却在中途被妖人掠去,最后被严人英救回,因而摆脱失身丧命之劫的事说出。

裘芷仙说完后,再次向严人英致谢道:“若不是严师兄当日相救,我还不知要遭遇多少屈辱?真个生不如死。”

严人英笑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本是我辈风范。当日之事,只是恰巧被我遇上。我相信在座的诸位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任何一个人遇见了这种事,都不会袖手旁观的。”

接着,严人英话锋一转,向裘、罗两人问道:“对了,你们是怎么拜入伏魔真人门下的?”

罗鹜和裘芷仙对望一眼,说道:“此事就说来话长了。”

接着,便将事情原委说出。(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