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中文网

东汉问鼎

许褚怒视司马懿,许褚是曹操的近身大将,很少有单独带兵的机会。

这次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机会,又有人出来阻挠,这不是跟他过不去吗?

"司马大人,你是小觑我许褚吗?"

"许将军,勇冠三军,我大魏之中谁人不知,许将军请不要误会,我说的不妥,跟将军本身没有任何关系。"

曹操:"仲达,那你是什么意思?"

"王上,从这支草原人的行进方向来看,他们是往海边去的,也就是说海上必有人接应,那么这接应之人,又来自于哪一方呢?"

"你是说子羽?"

司马懿也是反应了一会,才想到潘闾的表字是子羽,早就听说曹操和潘闾的关系密切,司马懿没想到会密切到这种程度。

从天下大势上来看,潘闾和曹操之间,可只能活一个啊!怎么张口闭口都是表字呢?

也就是司马懿在曹操的时间不长,像荀攸程昱这些人,早就见怪不怪了。

"王上,觉得不是吗?"

"让胡人进入中原,这种事子羽做得出来,但让胡人离开中原,这种事子羽做不出来。"

这下子换做是司马懿糊涂了,"臣下不明白。"

"子羽这个人,做事无所不用其极,但有一个毛病他永远都改不掉,那就是懒,让胡人进入中原,是为了消弱我们大魏的兵力,而让胡人离开中原,对他就没有任何好处了,没有好处的事,子羽不会做。"曹操敢这么说,也是出于对潘闾的了解。

"也许是潘闾和这些胡人之间发生了什么?"

曹操摆了摆手,"不要有这样的猜测,子羽不是一个轻易妥协的人,这些胡人更加不会有这个资格。"

司马懿很清楚,曹操说得没错,潘闾就是因为不妥协,才找到的司马家。

"王上,就算如此,许将军带兵进入渤海郡,那我们内部的守备不就空虚了吗?潘闾穷兵黩武,难保他不会做什么?"

曹操想了想,还真有这个可能,"你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有,海上歼敌。"

"仲达,你可知道,我大魏没有海军。"

"是没有海军,但有海船啊!"大魏的这些海船,海上当初袁绍留下的,真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啊!

曹操想到了很多成语,什么沐猴而冠,鱼目混珠什么的,总得来说就是以假乱真。

草原人都不会水,所以也根本就不需要船上的兵卒有多么的精锐,只要会水就行,曹操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仲达,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吧!"

"谢王上。"

许褚百般不愿,这不是煮熟的鸭子飞走了吗?

"王上。"

"怎么你也想跟着去?"

许褚是想独当一面的,他可不想在司马懿的下面做事,许褚可一点都不喜欢这个司马懿,"不想。"

"那你在这里说什么,下去。"对待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态度,这就是曹操的用人之道。

许褚退下了,司马懿也达到了目的,司马懿是不会让曹操派兵的。

曹操要是派兵了,丘力居那边就不受控制,那就打乱了他的全盘计划,所以司马懿才百般阻挠的。

司马懿都佩服自己的舌颤莲花,世间能说服曹操的人不多,司马懿已经算是其中之一了。

丘力居的大军,一直向着海边而去,他觉得要逃脱牢笼了,却不知自己一直深陷其中。

在曹操无意的配合下,丘力居的前路,变得畅通无阻了。

丘力居还以为是潘闾的功劳,其实是司马懿的功劳,大海是蓝的,天空也是蓝的。

可这二者之间,却没有一艘海船存在,丘力居再想找戴陵,已经找不到人了,戴陵不是自己一个人离开的,而是带着赫连勃勃的家眷离开了。

一段时间的相处,让戴陵的地位,在不知不觉间被抬高了,以至于下面的乌恒人一路放行。

"不好,我们中计了。"蹋顿说道。

"莫慌,你先下去安抚,就说海船马上就到。"

丘力居作为乌恒人的首领,是有他的稳重在的,这一点跟曹操潘闾没什么不同,像这些上位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共同点。

就在蹋顿下去安抚的时候,丘力居让人去收集附近的船只,既然是海边,就肯定有船。

就像是在草原上,一定有马是一个道理,这个时候**杀过来了,就算是蹋顿再怎么安抚也是安抚不下去的。

在死亡面前,谁都会畏惧的,背水一战,那是项羽做的事,这些胡人可做不出来。

在他们看来,在眼下这个位置就是死路一条。

这个时候,海面上突然有船来了,连丘力居都以为是潘闾派来的船只,司马懿给了丘力居一个假的希望。

就是想让丘力居,一直留在那里,要是丘力居选择突围,底下的兵卒是拦不住的。

丘力居选择坚守岸边,要知道丘力居的麾下都是骑兵,骑兵是非常不适合驻守的,一下子就被动了。

再加上草原人的矮小,更是在近身战中吃了大亏,丘力居拔出了弯刀,"草原的儿郎们,为了回到草原,杀呀!"

那些海船,明明看着很近,却许久没有靠岸,久而久之,哪怕丘力居反应再迟钝,也反应过来。

当然有一个人比丘力居更早的反应过来,这个人就是蹋顿,"叔父,快跟我走吧!我让人找到了一艘小船。"

"现在..."丘力居真是舍不得啊!这周围都是乌恒人。

"叔父,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走吧!只要坐上小船,我们才能活下来,我们已经突围不出去了。"

蹋顿不是没想过突围,但周围的兵马太慌乱了,根本就组织不起来,现在只有海路一条路可走了。

"那些海船是不会放过我们的。"

"叔父,这就要赌运气了,看看这些海军会不会大费周章的追击我们这艘小船。"

不能说蹋顿比丘力居更镇定,只能说蹋顿比丘力居更年期,一个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另一个已经开始怕死了。

"走吧!"丘力居踏上了小船。

岸边的胡人,一下子群龙无首,在慌不折路之下,很多乌恒人都跳进了大海里,被大海的汹涌无情的吞没了。

水火无情,很多尸体都漂浮在了海面上,让人望而生畏啊!

司马懿这件事做得非常好,被曹操重赏,同时司马懿也完成了潘闾的要求,可以说是里外都是人。

潘闾得到消息之后,都不得不夸赞一下司马懿,这真是一个人才。

只可惜这个人才的野心太大了,不能用啊!要不然潘闾肯定会试图拉拢的,潘闾对人才的渴求,一点都不弱于曹操。

赫连勃勃的家眷,很快被送到了南方,司马懿没有在其中做什么手脚,这一点让潘闾很满意。

同时也让潘闾对司马懿多了一丝忌惮,这种对分寸的拿捏,真是学都学不来的。

赫连勃勃的那些女人,潘闾不管,但赫连勃勃的儿子,潘闾就不能不管了,其中最大的已经三岁了。

潘闾真的不知道,赫连勃勃在不知不觉间有了这么多的子嗣,潘闾给这个三岁小童封了地。

这是他应得的,谁让他是赫连勃勃的儿子,这也是对臣子的无形拉拢。

郭嘉在旁边抱怨道:"王上,你什么时候对我这么好啊!"

"我对你不好吗?我对你可是独宠。"

"是吗?"

郭嘉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连旁边的诸葛亮都听不下去了,从古至今,诸葛亮就没听过像郭嘉这样的宠臣,跟主上说话都这么的随意。

诸葛亮:"王上,臣先告退了。"

"你带着他一起走吧!"潘闾说得这个他,当然是郭嘉了。

诸葛亮走到郭嘉的面前,"郭大人得罪了。"

"王上,我也要封地。"郭嘉突然开口了,把诸葛亮都弄愣住了。

潘闾不知道郭嘉为何会开口,但郭嘉既然开口了,潘闾就会满足,以郭嘉的功绩,的确足以换取封地。

"给你,你想要哪?"

"颍川附近就行。"

"那你自己画吧!"

诸葛亮真的不知道,这段对话是怎么来的,君不君臣不臣的,诸葛亮突然觉得,潘闾的身边少了一种官员。

那就是礼官,什么是礼?就是规矩,有道是无礼不成方圆,这个规矩是非常重要的。

郭嘉的确是个无双谋士,但潘闾对他实在太好了,已经越过了君臣之间的那条线,如今是乱世,这条线还不明显。

可当乱世结束,这条线就必须立起来,到时候会出大乱子的,诸葛亮想得非常远。

"孔明.."

潘闾叫了两军,诸葛亮才回神,"王上。"

"怎么你也要封地吗?"

"臣下不敢。"诸葛亮离开了。

郭嘉却留了下来,"王上,就不问问我为什么要封地吗?"

"你想说的自然会说的,你不想说我也不想逼你,也是我的疏忽,要说到封地,其实你早就该有了。"这话潘闾是由衷的。

潘闾的确对郭嘉很好,但在赏赐这方面的确吝啬了许多,主要也是郭嘉不在乎这些,潘闾才会疏忽的。

"家族中的事,让王上见笑了。"

郭嘉要封地,当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背后的家族,郭嘉还真的看不上这些。

可他现在是族长,总得做一些事吧!在潘闾这里,郭嘉可以任性一点,而在家族那里,就由不得郭嘉有一点任性了。

郭嘉也不想坐这个位置,主要是他不坐,没人敢坐啊!

郭嘉在潘闾这里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总不能在家族也是这样吧!郭嘉不知道避嫌,郭嘉的族人也知道啊!

道理就是这么道理,郭嘉就一下子被限制在那了。

"奉孝,没想到你也有一天。"

"王上说实话,臣下也没有想到啊!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终日玩鸟最终被鸟玩了。"

郭嘉算计天下,最后却被自己的族人算计,真是天道好循环啊!

潘闾是不会厚此薄彼的,要封地就都封地,要不然就都不封,赫连勃勃的儿子还说的过去,算是对赫连勃勃的照顾。

但郭嘉这事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所以潘闾只能大举封赏。

人人都想要有封地,这是可以留给后世子孙的东西,这件事可不小,甚至可以说是兹事体大。

可把底下的人忙坏了,尤其是像鲁肃沮授这些人,每天忙的是不可开交,很多大臣将领都开始走后门了。

平时可以不走,这个时候不走更待何时啊!鲁肃还是一个新降之臣,最后干脆闭门谢客了,谁也不见。

沮授就不行,因此沮授的身边,成天围了一群人,沮授也渐渐忍不了了,这已经影响到他的政务。

就把这件事上报给了潘闾,这些人可都是有功之臣,潘闾还真不能随意处置。

都说卸磨杀驴,眼下还没卸磨呢?自然不能杀驴了,潘闾只能先给他们一点甜头,让他们先平静下来。

封地都是统一大小,言明这不是最后的封赏,只是得到南方的奖赏,得到北方之后另行分封。

潘闾就相当于画了一个大饼,让这些功臣自己去咬,最后谁吃得多,就看谁在与大魏的交战中,离得功最多了,有道是论功行赏吗?

意思传达下去了,这下子这帮功臣终于是消停了,别说是鲁肃沮授,就连潘闾都松了一口气。

这帮功臣在一起的动静,可不小啊!连曹操都误以为潘闾要有什么大动作了,不断的集结兵力。

结果最后却发现,什么事都没有,"子羽,你到底想干什么?"

北方需要恢复,南方也需要治理,潘闾和曹操之间,突然产生了默契,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南北两方都没有发生什么战事。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战是在所难免的,现在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而已,但这种宁静还能维持多久?谁也不知道。

连潘闾自己都不知道,也许是明天,也许是后天,这需要一个爆点,农历三月初五谷雨,这是一个节气。

天降下雨,颍川附近更是蒙上了一层浓雾,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暗卫找到了潘闾,这个暗卫正是董瑞,也就是董卓的那个儿子。(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