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中文网

王伦的小镇

只是在街面上偶尔见着,偏偏两人却是很有些相合的意思。当时,小王伦只是觉得高兴,毕竟,依着小王伦的年纪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同龄的人儿在小王伦看来多是幼稚,自然是找不到多少合适的玩伴,而成年人则是自以为成熟,大多也是不屑于和小王伦这样的孩子谈正事,觉得烦腻了还会带着些取笑地劝说小王伦去做作业。

像是现在遇着的这一位,能够友好甚至很合拍地交谈的,还真是少呢。也正是因为这样,小王伦才是更为地高兴,连带着本就无多的一种戒心,也是更少了。甚至心中还有着窃喜,能够和老爷子交谈的人物,却是和自个这样聊得来,大概自个也是成熟了吧。有着这样的想法,显然是不成熟的,但在小王伦的那个年纪,能够有着想法,已经是很成熟的表现了。

如果是成年时候的王伦,遇着这样一见面就是情投意合的这种故事,第一反应就是觉得对方有问题,投其所好,必有所求,还是不情之请的那种。一见钟情之类的故事,王伦是绝对不相信,至少,王伦压根就没有见过,也不曾在身边得到过真实的,有依据的传闻。

即便是古书,那些少有的见面相合的例子,能够有着真实记载的,联系前后文,又或者那古书的出处,三三两语间,不知隐含着多少的信息,哪有什么“一见钟情”。

王伦只相信那些所谓的必然,除了人们的自以为,更多的则是有意为之,以此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越是初次见面就是相合,王伦也就越是戒备,他始终相信,

当然,小王伦还年轻,不懂可以理解,但对于所谓的“熟人”,就放下了大多的警惕,那就是少教训。不过,也是有着几分运数,最后还是安然,但遇着那样的事,过了,王伦也就不会再在那样的类似情况下吃亏了。所有,日后多次的传销什么的,坑得了身边人,坑了一个又一个,连子带父,甚至殃及全家,但王伦压根就不曾迷糊。“熟人”,呵呵。

王伦也是从小王伦走来的,所以小王伦的天真,还是可以理解的。

也就是谈笑相合,小王伦就是和着那中年人逛街,正好说些事情,再说了,本就是闲逛,能够结伴,那就是极好。可能也是因为挺少和人一起逛街的,仅有的那些小伙伴,女生不合适,而裴成,则是家教很严的那种,甚至只是有着稍微猛烈些的太阳,他的母亲,卫生院的护士长,也就是不允许裴成出来的。

王伦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也是裴成难得的出来,还是和他母亲一起的,甚至他的母亲很有着一种裴成随时倒下,她又随时急救的意思。那样的情况,王伦是不懂的。

两人一起行走着,一小孩,一大人,笑谈着,情真意切,完全不违和,完全没有人看出有着什么的问题。而当时的小王伦,压根就没有留意那人的脸面,要么就是看着街面上的各式摊位,要么就是闲聊着。

这样的聊天风格,始终是避开了对方的脸面,王伦一直没有改变,他知道这样子不好,他就是下意识地坚持着,发自心底里不愿意看着对方的脸和眼睛。大概也是因为那样子,王伦可以看清很多东西吧。

当然,这样的举措,总是给人一种不好的印象,或许是觉得不够尊重对方,又或者是觉得说话的这人不够自信,凭白遭人看轻。但王伦就是习惯了。更多的情况下,他是喜欢在一侧有意无意地打量着对方,那样子,王伦有着一种超然的感觉,可以肆意地揣摩着,那样子,没有什么不能够看清的。

当然,对于女性,那是时有疏漏的,需要更多的观察,毕竟,那样夸张到可以彻底改变面貌,甚至混淆男女的化妆,确实是恐怖。

对于那些中年男性而言,只要不是有着妻子在身侧,在圩日逛完街的时候,总是免不了去吃上一顿的,不用多豪华,即便只是简单的咸菜加白粥,也是极好。他们就喜欢那一种和着认识不认识的伙计一起闲聊的感觉。那样的豪情壮志,即便只是落在嘴上,也是极好,那样的情怀,是不曾在和女性谈话的时候有过的。

即便是偶然和女性说起,更多的都会是被无意地取笑,即便那女性只是下意思地否定,没有什么取笑的意思,但就是给人那样的一种感觉,久而久之,男的也就觉得和那样的女的谈话,确实是没有意思。当然,如果是情侣什么的,那又不同。

而和男**谈则不然,即便是在立场上有着大冲突,但谈话的时候,多是牵扯出更大的话题,偏偏那样子各自都是可以说上几句的,而不至于冷场,一两轮下来,气氛越发得好。而圩日的那些午餐店,正正是那样合适的场所。

很自然地,小王伦也是和那中年人找着了个吃中午餐的地方。小王伦很直接地说自个没有钱,那男的也不小气,只说他请。如果不考虑事后的情况的话,确实是没有什么,那样简单地请上一顿,许久未见,又或者初初认识的伙计,都是可以的。

而那些相熟的,多来往的,自然是做不出那样的事,既没有必要,也不会接受,即便是有,也是相互邀请的,毕竟,大家过得都不容易,尤其是还得照顾家里情绪,各自体谅吧。最多的就是合资买来些肉食酒菜,再在某个伙计家里处理好,又是在树荫或者平地上开着小小的一处宴席,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正是合适。

那中年人很是爽朗,又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即便小王伦还是个孩子,又是吃白食的,他也没有无视,接着询问小王伦的意思,说是有着什么好介绍。

当时,小王伦是没有推荐的,或者是,小王伦压根就没有好推荐,那些的餐饮地方,除了最出名的那几家,别的,小王伦是一概不知其情况的。偏偏那些知道的,又不是做着那些快餐的地方,都不合适。再说,既然是对方请客,自个也不好意思提要求,就是客随主便。

最后,那人儿还是在桥头十字路口的地方,找着了一家汤面云吞的店家。那是王伦第一次尝试云吞这样的一种事物,也是最后一次,从此,就是有了阴影,再也不曾有过了。

而那店家,也是被王伦下意识地遗忘了,什么时候关闭转业的,也是忘记了。那个地方,最后是被传说中的北佬租了去,开了家北方包子铺,很是红火。所谓的北佬,大抵都是些早年战乱遗留下的人物,就是那么的几位了。

这样的称呼,倒没有什么恶意,只是钱财晃人眼罢了,偏偏又是没有办法接手,毕竟,北方包子,除了他们,谁会做呢。正宗不正宗,还是看人的。南镇人物做的正宗北方包子,听着就觉得呵呵哒了。

所以,也是侥幸逃过了一劫,否则,依着自古以来就是从事这样面点行业,关系什么都是极好的“山心铺”,对于这样没有根底的同行,可不客气。卫生院和政府,可不是说笑的,稍微一个检查,又或者通告,就是能够把那小店逼死了。(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