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中文网

大明领主

对于英国人的发展,张强并不感到惊讶,而且他们的发展在张强的预料之中,以前不了解,现在查理丁带来的消息印证了他的想法,西方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许他们能比自己快一些,那是因为他们战争频繁,改进改革都比较激烈,而华夏这里因为时常要进行大一统。

大一统对于安定民生有好处,但对于科技发展没有好处,安定的小农经济只能培养一般争权夺利的人,没有发达的商业资本萌芽,商人地位不高,也不能促进生产力提升,或者说每一次生产力提升都要经历大一统的战争。

但大一统的战争对于提升生产力来说是太慢了,慢的即便西方是乌龟,东方是兔子,在兔子睡觉的时候,乌龟也总会超越他们,而当超越到一定阶段,比如快到达终点,你差的太远,即便你有光速的速度,也不能立刻追上并且超越人家。

现在华夏帝国当家,彻底的解放思想,抛弃那些陈旧的腐旧思想,快速引导社会进入近代,而不是仅仅的弄一个封建王朝。

目前来说效果不错,类似后世的风俗礼仪,全部废除,你只需要去官府登记一下就能结婚,离婚也不会分割你们的财产,财产怎么处理?

按照婚前财产处理,双方婚后共同财产也肯定有所表现,男人如果大力营造的,大半属于男人,女人大力主张,或者基本是女人持家的,大半给女人,少半给男人,有争议的,一人一半,不得有异议,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两人协商解决财产分割,双方自愿。

结婚不准耗费钱财超过千元,耗资超过千元的,但凡有举报,一律分开流放或者当街枪毙,像这种浪费双方父母或者双方辛苦转来的钱,只为为难年轻人的恶俗习俗,张强是一律重处,婚礼庆祝期间敢于请神敢于让新人们不能自我主张,劳累的,举办者罚款,当天客人罚款,提议恶俗者处死。

还有一些风气就是清谈误国者不得造成社会舆论影响,造成了流放,罚款。

不能成为对华夏帝国有意义的谈论,一律彻查,轻则罚款,重则流放。

儒家或者各家思想注解小范围流传的不予理会,要是想要上升到一定高度,报备,不报备者罚款,坐牢,流放。

各种发明抄袭盗窃者,一律流放,处死。

研究人员长久拿不出成果的,或者盗窃别人成果者开革,流放,处死。

咨议局除了代表百姓责难官府,督促官府执行一些百姓急切需要办理,官府没有注重的事情,为民出头以外,还得关注乡间议论,关注乡间手工艺者,技艺人员,有无出类拔萃者,有没有为这些人争取官府的支持,或者咨议局的支持的,这都是考核咨议局的议员的标准。

从制度和各方面推进创新和科技发展。

现在的情况,比他预料的要好,帝国这么大,而且财政这么好,人才一辈比一辈突出,也许没有开创伟业的能力,但守成却很容易,或者说是只要不作死,很容易的就能让华夏帝国延续百年。

近两亿多读过书的百姓,近一亿多至少已经过了府学学历的人员,近一亿的至少读过各种专业学校,有着一技之长的人员,各种认证,各种技能认证的人员至少八千万人,培养的专门的国学级别的人才也有两千万人,分配在两万公里疆域里面足够用了。

这就是华夏帝国的整体实力,何况还有近两千能达到皇室学院,在各方面都能开宗立派的翰林学士级别的人才。

华夏帝国新兵营每年至少培养八十万新兵,军校每年至少培养十万低级军官,五万中级军官,三万高级军官,不少局部的剿灭战争,让这些军官都得到锻炼,得到血的考验,一万有着开荒经验,并且在各军中表现突出的特级军官,在他们各自所在的岗位,在他们退休之前,他们能为华夏帝国储备不少军事人才。

还有近几千学习了至少三门语言,不论是各地的民族语言方言,还是外国的英国,西班牙,以及俄罗斯,波斯,土耳其,瑞典,普鲁士语言的专门语言军事人才,或者外交人才。

这些人都被官府征用,帮助解决比如下乡统计农田多少,出产多少,铁多少,一天能打多少铁,木匠打造的一些东西是否符合官府规定的标准,帮助官府解决同这些行业的人接触的任务。

立国五十多年,嗯,应该说是从他穿越开始到1706年,张强已经考虑自己身后的帝国接任者人选了。

不是他想在才想起,而是他早就想到了,并且也做了一些预备工作,不过这个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没有明确的任命皇储的人选,使得几个儿子每个人都想着能有机会成为皇帝,先前给了他们一些暗示,只能立第一顺位继承人,也就是大儿子,其他儿子自己寻找出路,去海外发展,但实际上由于华夏人的思维方式和西方不一样,因此即便是十几个儿子,十几个女儿,每个人都想着能有机会。

要保持快速的发展,要保持自己现在华夏帝国的速度,保持现在对于西方的超越,就得让自己的帝国延续下去,哪怕只延续几十年,也能在以后不至于落后太多,依然保持着穿越者拔苗助长带来的快速成长速度。

因为张强给他们提过西方的即位方式,他们也憧憬着,自己哪一天能即位。

张强为儿子们的即位可是做足了工作,但儿子们和女儿们的期望和他所做的工作南辕北辙,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所以他到现在只能主动确认一个皇位继承人,并不确认第二皇位继承人,之后让后面的元老们或者内阁和枢密院的朝臣们去研究他留下的西方的和平即位方式,而不用弄成腥风血雨似得东方式即位方式。

张强的的大儿子勇武成功的成为皇储,就不能再担任内阁职务了,张强调他出任野战军司令,并且出任枢密院副院长,慢慢接管枢密院的一些事情,比如让他兼任民情部尚书,调王动进入顾问院,给他腾出位置来,让他从民情部开始熟悉一些内部反间谍,监视民情,并且监察百官的事情。

熟悉政体,并且熟悉一个王国的一些机密,是皇储的任务和职责,要不然他怎么能接任这个王国呢?

之后他还会担任政议院副院长,熟悉政议院政务。

老二勇文封亲王,老三也封亲王,老四封为郡王,老五封为郡王,其他成年公主封为郡主,之后再慢慢提升,反正张强还不急于一时交权。

他不知道自己何时死亡,不过已经安排好了后事,即便他有个什么也能让华夏帝国按照这种他已经打好的基础,凭着历史强大的惯性走下去,他想着,这个惯性至少能惯性百年,这么大的帝国,这么强大的实力,即便是再败家,还拥有那么多经过交替和培养的人才,他们能带领帝国继续走下去。

那么腐朽的大清国,都在那样的情况下走了两百六十多年,他这么强大的帝国,难道不能走的更久一些吗?

这样起码能保持他的皇室五六代的延续。

而在张强的想法,至少是前期的想法里面,想到的却是,我死后哪管身后洪水滔天。

对于一个后世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每天为了生存,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过得好一些,多赚一些钱的穷人来说,他能管的就是今生,至于后世,他就管不了多少了。

以后的事情就是儿子们管了。(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