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中文网

突出商围

随着距离家越来越近,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公路边二叔和幺叔的房子。

杨鸿泽透过车窗看到奶奶佝偻的身影,接着现年七十四岁的爷爷也出了屋子。

他们看到一辆面包车从眼前驶过,好奇地看了一眼。

杨鸿泽没有让司机停车,继续往前开。

“你怎么不叫司机停车,和爷爷奶奶打个招呼。”邵晓彤感到奇怪。

杨鸿泽收起澎湃的思绪,“算了吧,反正还要抽天时间专门看望二老。”

司机沿着公路再往前开,接着转向右侧狭窄的公路,沿着几家人凑钱修的公路,一直往前开。

杨鸿泽往前看,出了树林,三户农家出现在眼前。

右侧地势最高的一户是邻居,中间的一户是自己家,自家再过去是大叔的家。

相比去年,老家变化真大。

家门口的桃树和菜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水泥地坪。

木结构吊脚楼也变了样,全部换了新木板,并且刷上了油漆。房屋的右侧,更是多了一间砖房,不知道做什么用。砖房前面是车棚和柴棚,车棚里是小皮卡,柴棚堆满锯好的柴。

屋顶的水泥瓦,变成了琉璃瓦。屋顶后方多出了一个太阳能,整个真是大不一样了。

也许是听到外面有动静,杨云哲和王敏芬出来瞧,见一辆面包车正朝着自家开来。

面包车停在地坪,从车上先钻出一个人。

“爸、妈。”杨鸿泽唤道。

“哎!”老两口应道。

老两口欣喜不已,只知道儿子一家人今天会回来,没想到这么早就回来了。

杨鸿泽从邵晓彤怀里接过杨泽同,方便邵晓彤能下车。

“爸、妈。”邵晓彤唤道。

“哎!”

“爷爷、奶奶。”杨泽同唤道。

“哎……”

王敏芬上前几步,从杨鸿泽怀里接过杨泽同,“孙儿,你又变重了。”

“我长胖了,还长高呢。”杨泽同奶声奶气的说。

邵晓彤帮杨鸿泽从车上卸下皮箱,杨云哲急忙上前帮忙,一手拧着一个皮箱,就往家里走。

王敏芬看儿媳脸色不好,有些心疼,“你们吃苦了,都怪你们爸不争气,考驾照几次没考过,买回来的车,只能当摆设。”

“没事,我休息一下就好了。”邵晓彤安慰道。

杨鸿泽付了司机的钱,踩着积雪,一家人从左侧的门进火塘屋。

“怕你们冷,今年专门修了个烤火的地方。”王敏芬抱着孙儿,引杨鸿泽和邵晓彤往砖房里走。

一进砖房,杨鸿泽顿感暖和。

杨鸿泽好奇地四处张望,看屋子中间是地火炉。就是那种在地上挖个坑,并且将坑的四周掏空一段距离,用水泥覆盖。坑的上端用一口大锅翻过来盖着,锅的中间部位挖个洞,方便放柴火。

加上四周比较封闭,放几节柴火,就变得特别暖和。

邵晓彤一进屋,感觉到暖和,就赶紧把杨泽同脖子的围巾取下,并且将棉衣敞开。

杨鸿泽也取下围巾,并趁着邵晓彤帮儿子的时候,帮邵晓彤取下围巾,两口子的围巾搭在椅背上。

“天啊,好热啊。”杨鸿泽叫道。

王敏芬冲着砖房外的杨云哲喊道:“云哲,拿火钳来减几节柴,他们觉得热。”

不一会儿,杨云哲拿着火钳和铲子推门进来,夹走了几节柴。

“爸在做什么呢?”杨鸿泽好奇的问。

“给你们煮猪头啊,知道你们快要回来,我们提前买了二叔家的一个猪头,熏好只等你们回来,就煮着吃。”杨云哲说完,关上了门。

“同同,等下我们有猪头肉吃了。”杨鸿泽自己口水都快要流出来。

“好耶!”杨泽同拍着巴掌叫好,去年的时候,他也尝过,一直念念不忘。

邵晓彤怕王敏芬累着,吩咐杨泽同“好了,都五岁了,还要人抱着坐。快点下来,自己找小椅子坐。”

杨泽同听到妈妈的话,想要下来,却被王敏芬制止。

“我孙儿好久没抱过了,让我再抱一会儿。”

王敏芬都这么说了,邵晓彤也不好再说什么。

“你们年轻人都喜欢上网,在乡里扶持下,我们每年花了八百块,开通了网络。”王敏芬刚说完,杨鸿泽就拿出手机,果然有WIFI信号。

“多少兆?”杨鸿泽问。

“不知道,反正你爸一直用手机看电视,不再用电视机看了。”王敏芬回答道。

“我感觉变化很大啊,浴室都有了。”杨鸿泽感到吃惊,父母除了那次后,再也没问他要一分钱。

“厨房翻修了,屋顶翻修了,专门修了个浴室。你们住的地方,我们也给你们换了全新的一套。”

“钱哪里来的?全是乡里扶持的吗?”

“乡里有部分扶持,我们自己也拿了钱。你们注意到屋旁边的茶田没,那是乡里牵头,我们和茶叶公司直接签的合同,茶叶直接给茶叶公司。”

听老妈这么一说,杨鸿泽迫不及待去看一看,“老婆,要不要去看一下?”

邵晓彤早就想去看,听杨鸿泽这么一说,立马站起身。杨鸿泽在前,她在后,两人像刘姥姥初进大观园一样,看自己的家。

厨房翻新后,墙壁修了像城市一样的碗柜。杨云哲正在往灶里添柴,灶上大锅里热水“咕隆咕隆”的冒着热水,热气和香气顺着大锅盖四周溢出。

邵晓彤最关心的还是浴室,浴室修在厨房旁边,走进去一看,和自己城市的浴室一模一样。

乡下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厕所修的很差。

邵晓彤为此几次皱眉,这回也改观太多。从浴室出来,走出屋子,看着吊脚楼底层有两间屋子。

屋子外面是白色瓷砖,原先那个位置,曾是厕所,现在想来也是厕所。

“我们也修了,和你们津阳的家卫生间,只是用的是蹲式,没有用马桶。如果你们不喜欢,我再换。”杨云哲介绍道。

其实不习惯,主要是指邵晓彤,她一直生活在城市里。

“很好啦,不用换。”邵晓彤笑道。

“变化很大!”杨鸿泽感叹道。

两人又从厨房,回到砖房旁边的屋子,那里以前是火塘屋。现在只能是放杂物,穿过堂屋,到平常看电视的地方。

房间左侧摆放电视,彩电还是杨鸿泽出钱买的,右侧是一套崭新的沙发。电视机和沙发之间,是一张四方桌,桌上摆着麻将。

这间屋子的左侧隔壁房间,就是杨鸿泽以前住的房间。推开门,打开灯,床已经换成了双人席梦思。

席梦思靠左侧墙,席梦思旁是张摇床,再往右侧靠墙是书柜。

书柜里都是杨鸿泽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的教科书,作业本、日记本和买的书。

书柜右侧,也就是靠近进房间的门,是大梳妆台。邵晓彤嫁过来的时候,公婆专门找本地木匠做的。

这么多年过去,依旧结实、美观。

出了住的地方,电视房左侧有个门,从那里出去是走廊。走廊设有半人高的栏杆,以前杨鸿泽小的时候经常在这里玩耍。现在走廊走不通了,设有楼梯,通上三楼。

站在走廊,眺望对面,只见白皑皑一片,还有蜿蜒的公路。

“变化真大啊,我小的时候,家里用的是广播。其实就是一个大喇叭,后来有了收音机,再从小变大,直到后来有黑白电视机。”

“黑白后就是彩电,我印象特别深刻,那个时候附近只有我一家有,好多小伙伴都来看电视。”

杨鸿泽止不住的回忆,邵晓彤认真的听他说。

“彩电之后,是模拟卫星接收机,再就是数字卫星接收机。”杨鸿泽想起过去,哈哈大笑。

“别聊了,吃猪头肉啦!”杨云哲一声喊。

杨鸿泽和邵晓彤关上门,走向厨房。(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