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中文网

突出商围

最后一球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郝昱行的身上。刚才他的两记射门,让众人真切的感受到了他的厉害。

这其中尤其是麦阳最是感到无地自容,亏自己前面还夸口。真要上了场,肯定要输得很惨。

“上帝关上了一道门,给他打开了一扇窗。这个矮个子球员,拥有超乎寻常的耐力和冲刺。刚才那一记踢门框,在奔跑去接球,需要极好的体力与超强的判断力。”关劲松心里这样想着,“他到底是什么来历,是我们未来省冠杯的对手吗?”

郝昱行举手示意,准备踢第三脚球。

吕荫博点头回应,如同高山一般屹立在球门前。

郝昱行后退几步一脚踢出,球高速的旋转飞向球门。

吕荫博望着球,不停地判断,是弧线球,还是落叶球,亦或者是直球。

这么直线球,反而让吕荫博有些犹豫。自身的素养,此时起了作用。吕荫博甩开胡思乱想,凭借着直觉蹦了起来,手触碰到了顶部门框。

球碰到了门框,向球门前方弹射而出。

“我就知道会这样。”吕荫博反而松了一口气,安心等着郝昱行的第二次进攻。

郝昱行向着球门狂奔而来,就在距离球很近时,突然一个前空翻,双手撑地,右脚后跟触碰到球。

球再度告诉旋转着向球门飞去,吕荫博刚落了地,双手本能的护在身前,没抓到球,只能将球再度往前扑出。

这时,郝昱行原本趴在地上,手脚并用,立时整个身体往前一扑,头顶到球,改变了球的轨迹,球直接向球门右侧飞去。

由于两人距离很近,吕荫博根本来不及反应,球进入球门。

“完美的预判,精彩的倒挂金钩,外加头球攻门。”余梵对郝昱行产生了莫大兴趣,“郝昱行对胜利的执着,真是异乎寻常。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攻破吕荫博防守的球门。”

啪~啪~啪~

余梵为刚才精彩的对决,鼓起了掌。栗雷紧随其后,然后是观众席上的众人。

在一片喝彩声中,吕荫博走上前伸出手,郝昱行先是一愣,接着握住吕荫博的手,站了起来。

“我突然很期待和你在赛场上,一决雌雄。”吕荫博头一回客气的说道。

“我也很期待能和您在赛场上相见,但我要说的是,您到时候面对的绝对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整个志无疆队。”郝昱行谦和的说道,“因为他们和我一样,都会追逐着每一粒可能的进球,直到最后。哪怕是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他们也会这么做。”

吕荫博真诚的说道:“我为昨天和贺章林的话向你和你的队伍道歉,我相信拥有这样气魄的队伍,一定是一支劲旅。”

两人的手紧紧相握,在享受着对手的敬意和在场众人的欢呼。

更衣室内,郝昱行换下了鹿牌队的球服,要还给余梵。

余梵却不要“你拿着吧,就当是留作纪念。”

郝昱行爱不释手的抚摸着球衣,坚持还给余梵。

“你明明就很喜欢,为什么要还回来?”余梵好奇的问。

“正因为喜欢,我才想还回来。”郝昱行眼神异常坚定,“等到和你们在省冠杯赛场相见时,我再光明正大问您要。”

郝昱行的言下之意,就是自己球队会坚持到和鹿牌队正面对决的那一天。等到比赛结束后,交换球衣以示对对手的尊重。

余梵显然听懂了郝昱行话里的意思,大笑着接过球衣。并且亲自送郝昱行,离开了训练场。

“老伙计,你还行吧。”贺章林看吕荫博一个人蹲在更衣室里发呆,就过来安慰安慰老友。

吕荫博白了贺章林一眼,“我好得很,只是在想是不是找个机会,去看一看志无疆的比赛。”

“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不过现在不行。”贺章林双手叉腰,话锋一转,“现在只是小组赛,根本没看头。等他们遇到真正的强队的时候,才去看。”

吕荫博也觉得这样合适,心中对未来和志无疆队较量满怀期待。

下午16点钟的时候,出去很久的杨鸿泽,终于拧着包回到公司。

杨鸿泽回到办公室,还没坐稳,就让欧阳洁洁去通知科研部各组组长,以及龚一森和徐灿,半个小时后,会议室开会。

趁着这个空隙,杨鸿泽给邵晓彤打了个电话,说自己有应酬,会晚点回去。

邵晓彤知道杨鸿泽最近正面临困境,也不多过问,只叮嘱他少喝点酒。等宴席散后,去娘家接她和同同回家。

杨鸿泽一口答应,放下手机,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揉捏着双眉之间的攒竹穴。

“总经理。”

听到欧阳洁洁在叫他,杨鸿泽猛地抬起头,看到欧阳洁洁正端着咖啡站在办公桌前。

“您平常最喜欢喝的热咖啡。”欧阳洁洁将咖啡杯放在杨鸿泽的面前。

杨鸿泽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都通知到了吗?”

“都通知到了,有人已经开始赶往会议室了。”欧阳洁洁回答道。

杨鸿泽一看手表,还有十几分钟,摆手示意欧阳洁洁先下去,让他一个人先静静。

等欧阳洁洁离开后,杨鸿泽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走动,满脑子都在演练晚上的应酬,自己该如何表现。还有如果那件事情成了,自己真要和银行掰腕子,又要承担哪些后果。

一桩桩一件件,都要仔细的想清楚。

过了一会儿,门外传来了敲门声,接着传来欧阳洁洁的声音,“总经理,距离16点0,只剩下五分钟了。”

“知道了。”杨鸿泽收起万千思绪,随手抄起桌上的日记本,开门带着欧阳洁洁走向会议室。

科研部有八个组,八个组长外加上总务龚一森、科研部总监纪毅、销售部总监徐灿,一共十一个人围着椭圆形会议桌坐着,等到杨鸿泽来才开会。

杨鸿泽刚入座,就直接说道:“上午的时候,纪毅总监就农业无人机的结构向我说明,科研部内部对此有很大的分歧。我想听听你们大家的意见,再结合销售部的市场调查,做出最合适的决定。”

“你们谁先说?”杨鸿泽最后问道。

“不好意思,我先说自己的看法。”一组组长任阳举手,“我个人认为应当发展多旋翼。原因有两条,第一,我们长期从事的是多旋翼无人机的生产,不具备单翼或者固定翼的科研基础。第二,固定翼无人机适用是大中型农田,这个市场我们此前从未接触过。”

“没有一份市场报告,支持我们做出制作固定翼的决定。”任阳向众人点头示意自己说完。

提到市场报告,徐灿感到有些羞愧。当时没想那么多,尤其是固定翼的应用范围,压根没接触过。以至于整个市场报告,关于大中型农田没有丝毫的涉及。

也就是徐灿的思维还停留在多旋翼无人机上,这样的错误杨鸿泽也犯了。他也没想过,固定翼、单翼、多旋翼有这样的区别。

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经验不足。

“我个人比较支持固定翼无人机。”七组组长白正奇举手,“我以前在别的无人机企业也研究过固定翼,同时对市场进行过相应的研究。”

“我发现我省东部地区,乃至全国平原地区,已经完全是机械化操作。他们需要买好几款多旋翼无人机,才能满足日常农业需求。而全国00多家无人机生产企业,只有三十家是从事这方面研究和生产。”

“而那些参加研究和生产的企业,或多或少的都存在技术瓶颈。”白正奇继续说道,“由此可见,这是市场的空白。我深信以志无疆十多年来积累的科研基础,一定能够成功的研究出固定翼无人机,填补市场空白。”

杨鸿泽扶着额头,感到头疼,又是一个两难的抉择。(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