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中文网

王伦的小镇

重点班的存在,不只是为着提供好的学习条件,甚至不是为了所谓的升学比例。

升学比例,已经是确定了的,早已是分摊到了各个学校。南镇小学争的,不过是到县一中进学的人数罢了。

分派到一个区域的人数本就不多,自然容许有着三两个的名额差距,也就是为了那几个的名额,学生,老师,家长,拼搏着。

你很聪明,你很有能力,但你不是重点班的,就连报名参与县一中入学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是在南镇老实待着,想出去,也没有办法。档案,就在学校里,被握得死死的。真惹恼了,那就不小心弄丢了,能怎么着?

小王伦的升学考试和其他班级的,是不同的。一个考场,同样是升学考试,就是有着两样的试卷。

不熟悉的环境,紧张的氛围,小王伦也是没有能够平静。那时,还有着些许正义,加上些私心。就是见着有人作弊,又是担心被超越成绩,小王伦也就是举报了。

老学究模样的老师只是看了一眼,糊弄了一下眼镜,再是低头看报,也没搭理。小王伦很是尴尬,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作罢。

内心,也是放松了。升学考试么,紧张备战了那么久,也不过如此。

当然,事后,小王伦才是知道彼此考的,本就不是同一份的卷子,也就宽心了。

小王伦得偿所愿,有了出南镇的机会。这一届,比起以往,有着进步,也不过是七个名额,三男四女。

县一中,很近了。就是绝了那些小学时候的关系,大家不是同路人了。这样的关系,不是你想要挽救就能挽救的,即便是九年的同学友谊,从幼儿园一直到六年级,一样是断了,没有办法。

第一次坐车出南镇,也就是去县一中报道,小王伦很有些紧张。一路过去,公交车上,只是记住了那一位热心的阿姨,连路况都忘记查看了。明明那阿姨长得也就一般,但在当时的王伦看来,就是极好。

多年后的一次返乡,那阿姨还是作着乘务的工作,王伦再看时,感觉已是不同。这么多年了,状况一如既往,也没有什么不同。就是多了一个跟随的女孩,大抵也是作着学徒,过一段时间,也就被划分到其他时段工作。

那女孩说话还带着些意兴,比不得那阿姨的温婉,和周边的乘客搭话,也算是减少了些路途的无聊。

王伦只是看着那阿姨,又是想起了当年她的指路,那一份的热心,给了小王伦对于南市很好的第一印象。外出求学的学子,独自一人,前路,有的只是未知的恐惧。

就这样坐着,现在,王伦再也不是那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了。而那女孩,又能坚持多久呢?乘务员这一职业,怕是不长久。

县一中,小王伦适应得很快。能不快么,为了这么的一天,准备了两年,和高考什么的不同,没有太多的目标,就只是县一中,除此之外,别无他求,怎能不强。

入学测试,班干部,团干部,入团,这一路,很稳。小王伦只是在学校里和着新认识的同学联系,也就忘了一同出来的人儿。当然,他们也是如此。彼此没有联系,大家都有意无意地躲着对方,好像生怕触及那些不堪回首。

总是要有一个分道扬镳的,有些本就是不大熟络的还好,但有些感情,刻骨铭深,怎能忘掉,怎能不忘。

就是入学后的初中一年级的清明节前夕,王伦和着同样被选上的优秀学院,二十多号人,冒着迷蒙小雨,校服端庄,随着带队老师,一同到了宝山。

这一次,是要在雨中祭祀南市为着革命事业付出牺牲的先烈。庄严肃穆,容不得半分嬉戏。如果过不了,那也就不要想着入团入党什么的了。

有着小雨,但全体学员,包括那带队的女老师,都没有撑伞,不为什么,就是为着那一种肃穆。

宝山不大,也不高耸,就是上面有着南市及相连地域唯一的一处烈士陵园,但也没有多少的资助,就是被政府有意无意地遗忘。当然,陵园也不是什么大规模的,就是有着一座的纪念碑,其他的地方,也就是作为公共花园了。即便是这样,也没有多少人往来。这位公园,这里,太过于阴凉了。

简陋的设施,少有的维护,境况越发艰难。也怪不得政府,实在是南市的革命地位很难说,各式的派系人物都有。即便是从那风雨年代中走过来的大人物,对于那段历史,也是没有办法说清。太多太多的问题与情感夹杂着,谁对,谁错,怎能说清。

守望国父的青年是正义的,那么誓死捍卫地方权益的青年就是错的?因为家恨炮打新青年的人物又是错的?

名义一统的买办官僚白党是可以洗白的,那为了人民呐喊的红党就是邪恶的?抵制中央的不白的白党又是坏的?

被某些人使劲黑的红党,她的江山,就是捡来的,骗来的?可笑不是。这是共和国,不是大怂,真以为说着以为中心,枪杆子就不行。

万里河山一片红,这样的民气呼声之一致,发世代之罕见,怎么吹,怎么假。这世上,哪来那么多的傻子,总是把别人当傻子的,又会是什么人。

地理位置不好,但南市确实是紧跟时代步伐,作出了一定贡献的。清党,白党,红党,在那些个年代,南市都是有着中坚力量的,偏偏还是清党和白党的势力强大。好不容易有着的红党,也不过是不太清的清党,又或者,不太白的白党。

地方大员和乡绅捐资,在世纪末,创建了南市辐射范围第一所近代学校。捐了俸禄,出了钱财,县一中就是建在了孔庙的地方上,那一个划分,就是将主要的地皮割了去,孔林,孔田,都是建立校舍。

偌大的孔庙,也就留下了那几所前门处的校舍,门前一道石碑,纪念着那些往昔峥嵘。

就是,红党得了天下。

宝山的路,不怎么样,也没有什么打扫的人。平日卫生,靠着的,还是在宝山锻炼的人家。

走着山路,也没有多长的路段,就是从下往上看,觉得有些悚然,那些楼梯搭建的坡度,很陡,也是故意的。毕竟是有着纪念碑的地方,没有办法弄什么大规模,总得有些特点。

王伦也没有和周围认识的男生说笑的意思。宝山的那一种安静,很是感染人心。

有些走神地向着山路两侧查看,左侧,一眼俯视过去,可以见着县一中的校区,那里,是宿舍楼和运动场的位置。

只是这么的一墙之隔,很是高耸,看着有些昏眩,如果不是两侧还有着杂树屏蔽的话,王伦也怕自个儿掉下去。

有着臆想,如果学校的围墙里向着宝山建一道楼梯的话,出入,也就方便得很。不过,那是不可能的。管理问题,安全问题,责任问题,没有办法忽视。

所有,只是一墙之隔,就是出入就得绕一个大圈子,自然也没有特意游玩的兴致。少了情侣漫步,也就保持了宝山公园的那一种宁静。

从山坡到山脚,王伦是可以见着学校里场景的。就是在校园运动场的大榕树下,那是排球场的地方。

正值周末,又是清明的时间段,大多的同学都是回家了,又有着小雨,也没有太多游玩的心思。

但就是在那一个排球场里,王伦见着相熟的人了。

那一位,既是同学,又是南沙老乡的女生。就是在那一个排球场,卸下了球网的场子,和着一些男女,跳着所谓的街舞。

隔得有些远,但王伦就是可以看得清,甚至,王伦想起了一些被埋葬的记忆。

蜈蚣少女,那是什么。(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相邻推荐